第四课时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的描述和学具的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表象,了解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探究现实问题的过程,抽象出两数关系,形成数学概念“倍”,并用“倍”描述数学事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了解“倍”的意义,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几节课同学们经历了采集动植物标本、制作标本的活动,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知道了用乘法口诀可以解决除法问题。今天,老师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滩上,他们在干什么呢?
学生猜想,大胆发言。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倍的意义
师: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同学们在干什么?你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教师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李飞拾的是王丁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就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用学具把李飞拾的贝壳和王丁拾的贝壳摆一摆,比较一下二人的贝壳,能发现什么?
生:(摆学具,发现):李飞拾的多,王丁拾的少。李飞的比王丁的多3只;李飞的跟两个王丁的一样多;……
师:两人拾的贝壳数之间的关系,除了能用“多”和“少”来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倍”来表示。李飞拾了6只贝壳,王丁拾了3只贝壳,我们就说“6只里面有2个3只,6是3的2倍。”
师:两个人拾得贝壳数之间的关系,用“多”和“少”来叙述,可以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6-3=3(只)
师:如果用“倍”来表示,“6是3的2倍,也就是6里面有2个3”我们以前学过的6里面有几个3 用什么算是来表示?
引导学生列式:6÷3=2
师:那么“6是3的2倍”怎么表示呢?
生:6÷3=2
2、深入理解倍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表格,试一试,能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8÷4=2——8是4的2倍;
18÷6=3——18是6的3倍
9÷3=3 ——9是3的3倍。
3、观察理解,总结方法
师:纵向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师:横向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用除法来计算,可以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
师:要求一个数(被除数)是另一个数(除数)的几倍,应该怎样来计算?
生:用除法来计算,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三、自主练习
1、可让学生先数一数,圈一圈,找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找出倍数关系,然后列出算式。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
2、在第1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
3、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根据经验说说妈妈和我的年龄再列式计算。
4、投信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
5、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题中的问题,并交流思路。在组织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解决。如果有不能整除的问题可以先放到问题袋中,待以后解决。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6÷3=2 —— 6是3的2倍
8÷4=2 —— 8是4的2倍;
18÷6=3 —— 18是6的3倍
9÷3=3 —— 9是3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