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1.5平方差公式教案+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教学重点:1.弄清平方差公式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公式及其特点;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发现特征、探索规律
活动内容: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出示题目,看谁算得快:
(1) (x+2)(x-2) (2) (1+3a)(1-3a) (3) (x+5y)(x-5y) (4) (-m+n)(-m-n)
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总结公式结构特征:(1) 公式左边两个二项式必须是相同两数的和与差相乘;且左边两括号内的第一项相等、第二项符号相反[互为相反数(式)];(2) 公式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右边是左边括号内的第一项的平方减去第二项的平方。 (3) 公式中的 a和b 可以代表数,也可以是代数式.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内容:(1)直接运用新知,解决第一层次问题。
例1计算:①(2x +3 ) (2x–3) ②(2 a +3b ) (2 a–3b) ③(– 1 + 2a ) (– 1 – 2a)
(2)间接运用新知,解决第二层次问题。
例2计算:①(–2x +3 ) (3+2x) ②(3b+2a) (2 a–3 b)
例3计算:(-4a-1)(-4a+1)
例4 计算:(1)(x+y-z)(x+y+z); (2)(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