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教师频道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数学教案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2014年春) >>第二十单元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3数据的离散程度 >>

201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数学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上传者:   加入日期:15-06-27
201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数学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20.3数据的离散程度
20.3.1极差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151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 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 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 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
A. 87    B. 83    C. 85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A ;  2.D ;   3. 0.4 ;     4.30、40.       5(1)极差55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2)略
20.3.2 方差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 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资料名称: 201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数学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文件大小: 84K
文件格式: doc
版本年级: 20.3数据的离散程度
下载地址:
进入高速下载页 进入本站下载页
本站说明: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相关资料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1方差》同步练习(2)含答案解析 17-07-13(试卷)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1方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7-03-29(试卷)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17-03-12(试卷)

 华师大八年级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导学案 15-04-23(教案)

 华师大八年级下20.3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参考教案 15-04-23(教案)

 20.3数据的离散程度同步跟踪训练(考点+分析+点评) 15-03-15(试卷)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2用计算器求标准差课件ppt 14-03-04(课件)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20.3.1方差课件ppt 14-03-04(课件)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学科分类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道德法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12999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