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3)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并尝试用语言和符号去刻画。
●情感与态度:在探索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从表格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理解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右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从17岁以后不同年龄段男孩女孩的身高情况:
(1)自身比不同年龄平均身高情况如何?
(2)男、女孩不同年龄身高的比情况如何?
(3)大致的描述青春期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教师指明:这个图形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如什么时候女孩平均身高变化不大,什么时候男孩比女孩身高增长的势头大。。。。。
现在我们只研究一个量(比如男孩的平均身高)与另一个量(如男孩年龄)之间的关系,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关心自己。
(二)探究新知
一、体会概念
1、实验:小车下滑的时间。
实验内容: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小车从不同的高度下滑的时间,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1:
实验要求:四位同学上台共同完成,一位操作车、一位接车、一位按表、读表、一位记录,其他同学观察。
(实验得到的数据可能是:支撑物高度20厘米,时间1.47秒;支撑物高度30厘米,时间1.10秒;支撑物高度40厘米,时间0.91秒;支撑物高度50厘米,时间0.78秒;支撑物高度60厘米,时间0.71秒;支撑物高度70厘米,时间0.65秒。)
实验完成后提问:
(1)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量是变量?(学生自由回答)
(2)在这个实验中,哪个变量随哪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概念、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依赖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支撑物高度每增加10厘米,下车下滑的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同吗?提问(3)当支撑物高度8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回答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