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问题
宜昌市上海中学 屈建新
自新生入学以来,我无时不在强化这批学生的常规规范教育,尤其是作业这一板块。尽管学生已升入七年级,但是在小学几年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习惯变得越来越差,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养成了一种依赖别人的意识和思想,再加之家庭教育的缺乏和自我约束力的薄弱,这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应付性较强,完全不注意作业的质量,甚至出现不交作业的现象。那么如何让每一个新生从一开始就能主动改变习惯,主动、认真地去完成所有的作业呢?
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效果证明,个人认为要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前的要求、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以及课后作业的检查督导。因而课后作业题我们老师要认真设计,把握一个原则: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力争实现作业完成的有效性及时效性。由于题量少,学生的心理承受就不会不堪重负,也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来安排作业,学生就觉得负担轻,所以积极性就高,不仅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成绩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反思自己这一段时期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强化开学初第一节课的见面教学,要利用第一节见面会,达到如下目的:一是展示教师个人的语言、人格、素养等综合魅力,让学生喜欢我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为以后的由喜欢这个老师转化为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打下基础;二是严格约发三章,讲清本门学科学习的具体要求:课前、课中、课后及作业,起到制度管人约束人的作用;三是抓好第一次不按规矩完成作业的同学的处理,给全体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导向,从而达到规范学生作业质量的目的。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训练。要让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首先要发挥示范作用,每一节课堂上,教师自身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板书工整、有序,书写格式要规范,也许自身的板书不是最美的,但一定是最认真的,给学生工整书写作业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课堂上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又要教给他们相应的数学方法,尤其是审题的方法——因为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实践证明,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所以要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做到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形成必要的审题技巧。
其次,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板演,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要求学生计算草稿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练习本上,做到算草不草,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同时、督导要求学生解题时还要边做边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指导学生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
最后是引导学生解题时要自觉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使其形成这样的习惯:有理数计算题,不管是否要求简算,都要注明依据,解多步应用题,一般要说明每一步的依据,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这个题本身这点知识,而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解题办法。
三、作业适量,批改及时,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特别要跟紧书写不规范,写字乱、不交作业的学生,寻找一切机会让其及时改正并面批,起到警示和督促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机制,发挥小组捆绑评价作用。充分利用我们班建立的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发挥每个组员在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实行组长负总责,组员共互查的小组督查机制,同时,允许让学困生自找小老师(组长或离他座位近,学习又好的学生)寻求问题解决办法,这样就避免了那些学困生由于做不到而不交作业的问题,也能把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小组评价捆绑在一起,增强了每个同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强化了人际督导。
自开学第二周以来,我班的学生再也没出现过不交作业和作业质量很差的情况了,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一直很高涨,成绩在入校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普遍反映,孩子长大了、听话了、爱学习了,我想,这变化应该有我们抓学生作业质量的功劳啊。
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实践的观点,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