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变量等基本概念;
2.了解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
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对于自变量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
对于自变量x在可以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y有惟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叫做当x=a时函数的值,简称函数值.
要点诠释:
对于函数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函数的实质,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函数关系,要看对于x允许取的每一个值,y是否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
(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要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要点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解析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的表达式,(或解析式),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2)列表法:用一个表格表达函数关系的方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要点诠释: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不同的长处.解析式法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列出解析式;列表法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