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教师频道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数学教案 >>苏科版 >>小学第二册 >>

第13、1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复习教案
上传者:   加入日期:16-02-2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3、1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复习教案
第13课时  复习(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笔算和口算,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的方法正确地计算,进一步提高笔算速度。
    2、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口答。
2、第1题:
        64+3     76+20     30+59
        64-3     76-20     59-30
    先学生直接写得数,再集体订正
    比一比上下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第2题:
    老师先说明题意:先把两片叶子上的数相加算出和,再相减算出差。
    同桌同学互相练习、集体交流。
4、第3题:口算
要求学生在2分钟之内完成,并要求做完后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学生进行表扬。
5、第4题:
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谁最会动脑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批改。
小结: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计算,而是通过对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或进行估算,就能作出判断,这样的办法很好!
6、第5题:
    同桌两位学生互相说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然后指名学生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学生计算,校对,说一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找出联系与区别。
二、布置作业
用竖式计算。
47+2     34+54     79-65     48-3
教学后记:

第14课时  复习(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正确地计算。
2、 能够提出可以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观察能力和独立理解题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进行正确地计算。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谈话导入:我们今天再来上一堂复习课。
二、综合练习
1、第7题
    出示第7题的图,仔细观察,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2、第8题
    出示第8题的图,观察,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3、第9题:(出示情境图)
   (1)先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算法不同?
4、第10题:
从图和表格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答?
5、第11题:
    出示第11题的图,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怎么解决?
6、第12题:
   (1)出示第12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提问:求什么?有几个问题?是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13题
   (1)出示第13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提问: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起解答。)
三、布置课堂作业

 相关资料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学科分类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道德法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12999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