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6.3去括号课件+教学设计+评测练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法则;
2、使学生会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以及学会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
难点: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运算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首先复习同类项以及如何合并同类项,若出现括号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激发学生探索去括号法则的兴趣。
其次,以教材交流与发现中的两个具体的实例,运用同一个题目的算法多样性得到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一个带括号,一个不带,从而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然后,引入部分比较熟练会做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去括号法则。
请同学们看以下两题:
(1)13+(7-5); (2)13-(7-5)
谁能用两种方法分别解这两题?
找两名同学回答
解:(1)13+(7-5)
=13+2
=15;
或者 原式=13+7-5
=15.
(2)13-(7-5)
=13-2
=11;
或者 原式=13-7+5
=11.
小结 这样的运算我们小学就会了,对吗?那么,现在,若将数换成代数式,又会怎么样呢?再看两题:
(1)9a+(6a-a); (2)9a-(6a-a)
谁能仿照刚才的计算,化简一下这两道题?
找同学口答
解:(1)9a+(6a-a)
=9a+5a
=14a;
或者 原式=9a+6a-a
=14a.
(2)9a-(6a-a)
=9a-5a
=4a;
或者 原式=9a-6a+a
=4a.
提问:
1、上述两题的解法中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区别在哪里?
2、我们是怎么得到多项式去括号的方法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从数的去括号方法得到的”,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叫“类比” 3、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去括号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得出“去括号法则”
(二)、新知识的学习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括,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此法则由学生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补充
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下面的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三)、新知识的应用
例1 去括号:
(1) a+(-b+c)
(2) a-(-b+c)
说明:在做此题过程中,让学生出声哪念去括号法则,再次强调“是+号,不变号;是一号,全变号”
跟踪练习
(1)a+(b-c) (2)a-(b-c)
(3)a+(-b+c) (4)a-(-b-c)
例2 判断:下列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改正:
(2) -(x-y)+(xy-1)=-x-y+xy-1
分析:在去括号的运算中,当()前是“-”号时,容易犯的错误是只将第一项变号,而其他项不变.
解:(1)错
正确的为:原式=a2-2a+b-c;
(2)错.
正确的为:原式=-x+y+xy-1
自主学习,形成能力
(1)(6a-10b)+(-4a+5b) (2) (-3a+5b)-(-5a+7b)
(3) a+3(a-b) (4) a-2(-b+a-c)
(四)、小结
1、今天,我们类比着数的去括号法则,得到了多项式的去括号法则
2、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现在,大家再一起跟着我说一遍: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六、练习设计
课堂检测
(1)a-(2a-c) (2)-(x-1)-(1+3x)
(3) 2(a-b+c)-3(a+b-c) (4) 7m+2(3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