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10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份)
教学设计思想
1.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让给学生,教师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不把有理数的乘方的“计算方法”硬塞给学生。
2.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
3.把有理数的乘方与生活中的折纸、病毒细胞繁殖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改变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方的意义及有关概念(幂,底数,指数)。
2.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感受有理数的乘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发展把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教学难点
类比、探索、归纳、概括乘方的意义及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不少于5分钟)
问题1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面积为 。
问题2 已知正方体的各边长为a,则它的体积为 。
问题3 你觉得生活中的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多次折叠所产生的小长方形的问题有规律吗?
(本环节进行课堂提问,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明: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不必急于宣布答案。问题1和问题2是小学出现的a2与a3,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乘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对乘方的引入有好处。另外,也可以对a赋几个值让学生计算,如边长为5,则面积为52(=5*5),体积为53(=5*5*5),等等。学生通过计算后,印象会进一步加深。问题3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如果能类比、归纳、概括则为最好,如果不能,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组织学生活动(不少于5分钟)
A)组织学生对问题3进行实践、归纳、概括。
I.对长方形纸对折1次、2次、3次、4次、5次等等,数一数,产生多少新的小长方形?
II.每对折一次,小长方形的个数是对折前的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