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发现游戏规律?
(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数数有几个手指?再看看每两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档,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得出:一只小手有5个手指,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档,一共有4个空档……
3、小结并揭示课题。
手指5个,空档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探索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题(课件)
问:看看图上有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出像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空档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同学找到的最多?
夹子 10 手帕 9
兔子 8 蘑菇 7
木桩 13 篱笆 12
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各有多少个?每组中两个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认真读读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2、学生交流
每两个夹子之间有一块手帕,夹子的个数比手帕多1
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兔子的只数比蘑菇多1
每两个木桩之间有一个篱笆,木桩的个数比篱笆多1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受规律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任意摆几根小棒,并在每两根小棒之间摆一个圆片,将结果填入下表,看看小棒根数与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
(2)集体交流
想一想:如果摆了12根小棒,应摆几个圆?如果摆8个圆,应摆几个小棒?
刚才我们摆了小棒和圆,小棒的位置和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吗?
小结:例题中每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同学们发现了排在两端的那种事物比排在中间的那种物体多一个,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1个。
其实这种规律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你能找到这种规律吗?(设计意图:让学生一一间隔地摆小棒和圆各相当于例题中的那哪些事物,然后讨论小棒和圆在排列中的不同位置及数量关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的数学模型。)
(3排课桌椅有2个空档、操排队、种树、空调的页片比空档少1……)(设计意图:知识源于生活,当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这样的规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了。)
三、实践运用
过渡:生活中这种规律在生活中还真不少,现在我们一起到马路边上来看一看。
这条马路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动手演示,同桌交流)
谈话: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下面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解决方法,解决的方法有:
1、动手剪一剪;2、画一画;3、看着书上的图想象(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联系已获得的规律进行判断、得出答案,使学生在直接运用规律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认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规律,我们找到了什么规律?我们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么?
我们通过观察、数数、摆摆、画画等方式发现了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如果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多1个,相反,排在中间的要比排在两端的少1个,如果排成一个圆圈,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生活中许多事物是有联系有规律的,希望每个都能成为有心人,用你锐利的眼睛观察生活,发现规律。
五、实践活动
我是小小设计师
运用本节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搞一个小小的设计。装扮生活,美化环境,服务人民。(如用彩灯布置教室,用美丽的图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设计美观大方的广场,植树种花美化我们的城市,设计有创意的游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