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人教版第五册第2-3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活动引入
(一)、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一下。
(二)、我们的格尺是以什么为单位的?谁能说一说怎样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小组分工合作,先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再来测量,并填表。(注意:量书的厚度应在装订的一边来量)
数学书测量数据表
1、说说在测量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或发现什么,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法表示测量值。
2、反馈信息:选几个小组来反馈该组所填的数据表。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识毫米
师:刚才大家在测量时发现测量时数学书的长度、宽度不是整厘米数,而厚度又不到1厘米,那该如何准确地表示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它叫做毫米。(板书课题)
(二)、感知毫米
演示课件
让学生在截取的1厘米上找找1毫米,数一数1厘米中有()个小格也就是()毫米。
指名学生到电脑上找一找,数一数?
2、请学生任意选直尺上的相邻的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一数有几毫米,可以用笔尖指着数。(学生自由数)
集体交流,根据交流发现规律。
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厘米中有10毫米)
课件出示:1厘米=10毫米
3、找一找,画一画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到20毫米吗?
指名到前面找一找
师:你还能在哪儿找到20毫米?
学生在尺上找出不同区域的20毫米,如4厘米到6厘米,8厘米到
10厘米。
师:你能找到30毫米吗?
指名上前找
师:很好!你能画一条30毫米的线段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画,其余同学观察画法师:请同学们画一条35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画好后,互相检查,选几个画得比较规范的进行展览。
(三)、运用毫米
1、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请同学们动手测量硬币的厚度。
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再次测量,把“数学书测量数据表”精确地填写完整。
3、完成书P3做一做,强调测量的方法。并把填写的结果改写成用毫米作单位单名数。
4、课件出示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一本字典厚70[],也就是()厘米。
粉笔长75[],也就是()厘米()毫米。
玻璃厚5[],教室长10[]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你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吗?2、测量生活中的小物体并以毫米为单位记录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