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教师频道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范文大全 >>教改前沿 >>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上传者:   加入日期:06-04-23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谢尚江摘录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该采用新教法,以促使学生开展新学法。具体地说,教师应该如何面对新教材,如何应对这次课程改革呢?这里根据对实验区的调查与访谈,在对实验区经验、问题与对策初步总结整理的基础上,给正在使用新教材和即将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们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建议1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 
   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比如,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在现阶段历史条件下应该突出什么,优先考虑什么?为什么要重点对这几个方面加以改革?这几个方面的改革又应如何开展?具体地说,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有哪些变化?新教材有哪些创新之处?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对这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系列的专题报道,人教网(www.pep.com.cn)课程研究栏目和各科教育栏目、中基网课程改革栏目(www.cbe21.com/reform/)等都有大量相关内容,人教网更有各科新课程、新教材的详实介绍、交流和探讨。另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走向新课程》是专门探讨和研究这次课程改革的,该书专为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而作,文字风格追求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各科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标准解读也已出版,这是各科教师走向新课程时的必读书。如果有机会,教师可以争取参加新教材的一级培训,与教材编写人员面对面交流、探讨。还没有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应尽可能找到一套新教材及其课程标准,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各科课程标准中都有相应的实施建议,需要教师们认真研读。另外,人教网有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新教材的电子文本,有些学科(如小学语文)还有电子教科书供下载。 
   建议2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与人文素养(包括视觉艺术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我们在实验区发现,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的这一精神领会不深,感到不适应,总觉得知识讲得不过瘾、不到位,而在各项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费力地去补充、拓展、加深,这势必会再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新课程、新教材形同虚设。 
   新课程进一步加强了选择性,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留下不少空间,除了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即使必修课程中也有不少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对于这些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允许学生决定学或不学、选学这些还是选学那些,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不可以强求每一个学生都学所有的选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注意,对于比如必修课教材,不能认为凡是出现在教材上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要学到。 
   新课程强调关照学生心理,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因此,教师教学中就不要一味地追求讲完讲透,一竿子到底。如化学新教材注意突出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对于一些非重点概念,如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等,不再下严格的定义,而是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说法。教师对这些内容都要加以注意。 
   再如,物理中关于反射规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反射的特征\',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的表述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人射角\'。这种表述没有提及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共面,也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因而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但由于并没有说这种表述就是\'反射定律\',所以科学上是没有错误的。而且这样处理更抓住了光在反射时最明显的特征,学生很好理解和记忆,免去了对初二学生较为困难的\'共面\'及常被遗漏的\'分居\'。更主要的是,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专注于探究的过程。这样处理不仅符合课程标准对光的反射的教学要求,而且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典型体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也属于这种情况。对于教材中的这种处理,教师要深刻理解,不要讲求痛快,一次讲清讲透了事,否则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另外,有些概念,如电压,要到第六章才系统学习其科学定义,但由于多数初中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听到过或使用过电压这个名词,因此,在第五章提到\'学生电源\'时就涉及了这一名词,这时并不要求学生对电压这个概念有较深理解,只要拿来能用即可。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注意,不要一出现某个概念时就急于先给出其科学定义,有时可以先用起来。类似的情况还有\'能量\'等概念。 
   建议3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是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出学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时首先能够判断:这一问题与所学过的哪一学科的哪些知识有关,可以应用哪些所学来加以解决。再就是强调知识的运用,强调各项知识(包括事实、规律和原理、规则、方法如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例如了解计算机键盘设计中所用到的统计学知识。 
   这些课程理念,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当然,各科新教材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启发。但是,每位教师所面对的班级都不一样,学生所处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不同,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素材。加之中国地区差异极大,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极不平衡,\'学生的生活和所处社会的实际\'就表现出巨大差异。教科书是尽可能地设法选取具有共同性和代表性的素材,因此,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差异针对性,这就为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选取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素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如生物学在学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时,或学习各种代表性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选取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系统或代表性的植物种类为范例,来对教材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学习。教材中也设计了一些学习活动,目的也在引导教师开展本主化教学和校本教学,如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页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本文中的例子均取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另外,从观念上,教师也要注意抛弃学科中心的思想: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生物学不再是哪个科学分支中的生物学学科、那些全世界都一样的生物学知识;教师所教、学生要学习的生物是存在于学生身边的那个生物世界,是存在于学生生活中、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那些生物学知识,这是一个世界各地都不一样的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本土化的生物天地。 
   建议4 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布内容,天来技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新成就与新问题,如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疯牛病等,如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5页\'资料分析\'专栏中的\'小羊多莉的身世\'。 语文新教材的选文更新力度极大,五分之四的选文是新的,不仅强调文质兼美,强调名家名篇,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时文的比例。从新教材注明的选文出处看,不少选自1999年和2000年新近出版的书籍中,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 
   政治教材的更新力度更大,初一新设心理素质教育,高一的经济常识大量增加了财政、税收、储蓄、债券、股票、信用卡、支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市场经济的具体知识和相关的政策。 
   这些新内容,对于许多教师也是陌生的,不少教学内容也只能是现买现卖了。如果教学中学生出现疑问或不懂的地方,教师回应起来自然就觉得有困难了。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新教材中大量新内容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集中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人教社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除在教学参考书中增加大量补充材料外,另于2001年相继推出多套丛书,供教师自学。如《中学地理教师相关地理知识专题丛书》、《初中物理专题分析丛书》、《高中物理专题分析丛书》等。 
   建议5 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程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台方面修并,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 
   新教材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 
   在课程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各科新教材十分注意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如物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非洲干旱炎热的草原上,万籁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亲边听话地跟着。这群象要去哪里?也许,它们发现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行进速度虽然缓慢,但方向是确定的。忽然,不知什么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竖起鼻子站在那儿,另一些则左顾右盼犹豫着。但是很快,它们又继续前进了,不过这次它们改变了方向。 
   也许你会问:\'这又不是生物课,怎么让我们读大象的故事?\'\'这些大象的活动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这和声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看似简单,但又有许多奥秘的声。学过\'有趣的声\'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声,声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当然,你也会明白人类为什么听不到大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声音\'了。 
   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如语文新教材中第四单元是\'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第89页生物学与文学栏目是\'寄予植物的情怀\'。历史新教材提示语中许多是从经典诗歌或歌谣、神话传说、文学名著中引出某课的历史学习,教材内容更有许多是文学、科技等文化发展史方面的内容,自由阅读卡中不少也是跨学科的资料,如:\'册\'\'编\'\'卷\'的来历。物理讲到\'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时讲了人耳的构造、双耳效应,讲\'透镜及其应用\'时,讲了\'眼睛和眼镜\',讲电流和电路时讲了生物电,通过心电图了解心脏工作是否正常,等等。地理新教材中海陆的变迁一节从\'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说起,讲\'天气及其影响\'时,在\'活动\'栏目中讲到了历史上赤壁之战中运用天气的例子。化学新教材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出了一道习题,先呈现一首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是\'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识,对诗中的描述做出解释。\' 
   另外,整套教材强调大语文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和熏陶。如物理、生物等科教材在语言上都下了大功夫,使文字更加优美、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许多引语更是像一首首散文诗,极富文采。其他各科教材在人文方面也都大为强化。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改变自己原来的观念,不要以为自己仅仅是一名物理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实际上,你是一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名物理教师,负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而不仅仅是他们物理学方面素质的发展。有些教师在实践中面对综合化的新教材设计,指责说哪些哪些是语文教师的事,哪些哪些是生物教师的事,不是我份内的责任,我不管。应该说,这是一种学科严格分野的陈旧观念,应该抛弃。 
   如,在生物俱乐部的一次实验课上,一个小组的实验照明灯忽然灭了,学生们对此产生了兴趣,探究起来。\'是灯泡坏了吗?\'\'也可能是短路了。\'\'是不是保险丝断了?\'\'有一次,我们家的灯灭了,结果后来发现是开关出了问题。\'\'可能是停电。\'\'瞎说,别的灯怎么都亮着。\'\'要查明原因,必须对一个一个假设分别进行验证。\'......学生们正讨论得起劲,指导教师走过来,\'干什么呢?做着生物实验,还讨论物理问题。别走神!\' 
   实际上,无论是物理还是生物,在探究过程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学科教师,不应井水不犯河水似的。尤其是对于合科编写的《科学》教材(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和《历史与社会》(综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要能胜任,当然就更要弱化自己的学科角色了。另外,无论是哪科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课程综合化还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走综合型人才、跨学科发展之路,在自己的弱势领域不断补充。 
   建议6 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并阐述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强调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学的本质)的准确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现存知识的可靠性的同时又看到它的局限性。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断被质疑、证伪、修改、否定、拓展或超越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不断变化是因为我们比过去知道得更好、更多了,说明人类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并不完美,现有知识在未来可能仍会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错误的或无用的;现有知识是以现在我们所能提供的、经过了最佳检验的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的科学,是人们所能达到的最为可靠、最为合理的知识;对于知识或人类的认识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另外,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艰辛和为之奋斗的人们的可贵精神。可以说,每个知识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每个\'知识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把这些精彩的故事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一定会吸引他们,一定会促使他们全身心地关注故事中知识的命运,一定会鼓舞他们为知识世界中的公正和美好而不懈奋斗。 
   如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下)第76页学到\'输血与血型\'时有\'血型的发现\'一段,概要阐述了血型发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加详细的展开阐述这一历史过程,通过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学习,学生定能深刻感受到所学任何一点知识都是多么来之不易(不知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血泪甚至生命),并为这些奋斗的人们的智慧和勇气所深深震撼。另外,在讲述这些知识故事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上这些经典科学探究范例中所涉及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从而为学生探究素质的提高从各个角度提供理智资源。 
   最后,建议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故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时间\'(这些知识是什么时候发现或提出的)、\'地点\'(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发现或提出的)、\'人物\'(由谁发现或提出的,他或她的发现或提出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事件,是对原有知识观念的重新解释,还是对原有知识观念的颠覆)、\'过程\'(发现或提出这些知识的过程是怎样的?在不同观念之间的竞争中,在各种左右它的学术力量和社会力量中,它们又是如何获胜的?它们身上有没有遭对手攻击时所留下的\'疤痕\'即它自身的理论缺陷)、\'结果\'(它们是如何为人们所接受和叙述的?如何产生其他的知识效果或社会效果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人们对它们有哪些不同的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忽视这些知识故事的阐述,学生们所看到的人类知识进步将是被大大简化甚至歪曲了的知识进步,甚至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在没有学习相关历史过程,不了解这些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时。多数学生会误以为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仅经过他一个人的努力思索后得出的。实际上,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只不过是为此做出了贡献的众多学者中的一位,他之所以最终成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正是因为他站在其他众多\'巨人\'的肩膀上。正好像儿时的小伙伴们想要看到高墙里边的世界,于是一个踩在另一个的肩膀上叠起罗汉,力气大、块头大的在下面,力气小的、个子小的在上面。尽管最终看到高墙那边风景的是最上面一个小伙伴,但谁会因此误以为是他一个人发现了那边的风景呢?!就好比我们取笑那个五只面包填饱肚子的人后悔早该直接吃那第五个面包。实际上,真正让人类发现真理的并不只是那第五个面包,没有前面四个面包,纵使第五个面包是多么了不起也无济于事。我们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就一定要加强对科学史的了解,强调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的阐述,增加对知识故事的学习。 
   建议7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自学 
   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生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深究\'代替\'亲历探究\'。如地理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2页图7.9至图7.12,提供了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以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这些数据和图片,充分表现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学生通过对这些原始素材的探究、思考,是能够分析出日本经济的特点的。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对这些图表进行自主解读和探讨,而不要一上来就直接讲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当然,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是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向图书馆、互联网、成人求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建议8 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图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语文新教材特别反对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与他人交流和研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些探究性题目的设计,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生命,生命\'文后第二题是:将这篇课文跟下面一篇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新教材中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有四五处。这些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 
   历史新教材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同时更有较大的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生物新教材第一章在引导学生讨论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写道:\'请注意,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专家们做出的概括也不尽相同。请你分析一下下面的概括是否全面、准确。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建议吗?\'这就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 
   面对新教材中的这种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当然,这是指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中,也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容忍或无视学生的不正确理解,在发现学生理解上的严重偏差时,教师还是有责任指出的。 
   建议9 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钟如何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地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讲解式教学教案中主要确定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教案中又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因而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 
   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如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解读。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当然,在学生首先讲透了各自的理解之后;教师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他讲了他个人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感受和认识(这当然参考了教材编写者在教师用书中的文字),希望得到学生们的评价、理解和支持。而且,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和经验阅历,在学生交流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使整个研讨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喜剧性变化。 
   学生们听了当然赞叹教师了解有关这部作品的那么多背景,很可能会折服于教师深刻的分析。但也会有少数学生表示不同意,或表现出疑惑,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和进一步质疑,这说明了学生的理解在进一步深化。 
  由于每个人的经验阅历、知识积累不同,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会有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更深刻、具有更高的水平。因此,在探讨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但另一方面,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常常更加敏锐、出于自然、更接近真实,且在不受众多背景性信息的干扰的情况下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探讨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互动\')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对话\'现场\',而不要只盯着预定的教学内容。 
   建议10 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田林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翻看一下新教材,仅从外部形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新意。人们批评旧教材板着面孔讲道理,新教材在语言上不仅强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追求文字的优美形象、生动活泼,而且特别关注了图文的编排。许多教材首次采用了彩版印刷,从而真正做到了图文清美,引人入胜。历史、地理、生物等教材强调以图代文,教师要注意根据需要讲解因此所省略掉的文字或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中图片或图表的丰富意义。 
   如化学新教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单元图是一只小猫站在一个透明板上,板下有燃烧的熊熊火焰,小猫却\'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这幅图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非常想知道小猫有什么\'神功\',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实际上,小猫站着的透明板是一块有较好绝热性能的有机材料)。教材第2页图1-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过9个小方块图,从几个方面展示了化学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读和探究。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一页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下文字简单说明了教材编者选这幅图作为章前图的用意:这幅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体现了化学与艺术的联系,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还可以促使学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亲密接触,从而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积累支撑素材,可以说发挥了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新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注意挖掘和利用。 
   建议11 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各科新教材大都提供了有关的网站,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学习渠道和领域。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索月球奥秘\'中提供了三个有关的网站。地理在讲到\'天气与气候\'时写到\'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可以从互联网上随时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进入‘中国气象在线(China Weather Online)\'(www.nmc.gov.cn)网站,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气象知识。\' 
   历史更是在新教材附录\'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中提供了7个历史学习网站。 
   音乐(五线谱)一年级上册更是在最后一个单元设置了我的\'音乐网页\'。 
   另外,人教社投入巨资建设人教网(www.pep.com.cn),作为各科教材的延伸。不仅大量提供由于课本篇幅所限而无法纳入的阅读材料和拓展学习,而且及时推出由于课程教材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所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 
   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 
   建议12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第一,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生动浅显,应主要让学生自学,少数内容也可根据需要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涉及,不必每处必讲。另外,也不是教科书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本,并非都是读者能够完全理解的,也常常出现几处甚至多处读不懂的地方,因此才对人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教材中有的阅读材料有意安排了这样的内容并不加解释,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80页在电冰箱的技术参数中出现了\'耗电量\'、\'气候类型\'等,前者是还没有学到的知识,后者则不属于物理学的范畴。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接受这样的现实:现实生活中,不知道的,甚至永远不可能弄懂的东西太多了;二是引导学生学会从许多不懂的材料中找到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并加以利用;三是引导学生对部分自己不懂并又很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想办法(如查找资料或工具书,向专家或其他成人询问)来弄懂它。第二,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定的国家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一线教师最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状况,因此,一线教师最有权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在这一最低标准之外,本班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各科新教材在根据课程标准这一最低要求编制时,也已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该书是作为教学重点处理的,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规定这个知识点。对于像这样的标准中不做要求的知识,人教版物理不给出科学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及程序的正确。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是能够得出大致正确的结论的,至于结论是否完整,表达是否严谨,在其他场合能否运用,这些并不是这次探究活动所强调的。 
   当然,教师在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时,一定要经过认真充分的论证,不能随意性太强。那些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且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可以考虑补充给本班学生的。但正如前文所述,不要把删掉的对于本班大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再拾回来。更不能以考试指挥棒作为指针,利用新课程的机动空间,一味给学生增加习题的量和难度,搞题海战术。上述人教版物理新教材增加课程标准之外的补充内容的做法、思路和着眼点值得借鉴。因此,这里尤其建议教师利用新课程留出的发挥空间,选择某些内容作为深入透彻学习或研究的主题,带领全班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等探究性活动。如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或某个兴趣点,或带领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针对必修课程中某些具体内容(如某部文学作品)、某个专题(如文艺复兴)或某个课题(如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了),进行深入透彻的充分学习和钻研,从而更加强调关照学生个性和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如人教版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有关于科技发展史方面的内容,但较为概括,教师可以以此为专题进行更加系统详细的讲述。再如历史,在向学生呈现一个框架性的历史线索的基础上,每学期提供几个范例或专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取其中一个,然后分组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透彻学习和深入探究,给学生一个现场报道式的体验,如身临其境。地理(或社会)中的世界地理学习内容,在向学生呈现世界地理的粗线条的框架性介绍后,根据具体情况(如本校所在地的特点和需要,学生的兴趣,当前的国际热点或我国的外交形势等),选取几个地区或国家作为范例,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和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范例或课题,对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作详细深入的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和研究,如新马泰旅游、日本研究、澳洲风光、美国文化、北极探险,等等。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习得一个全面整体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精选出来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那些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实际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具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综合性的问题)通过范例的学习或专题的研究得到加强、深化,使学习内容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起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范例学习、专题研究中,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承担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服务者,而不是讲授者的角色。 
   建议13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是班级里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的获得成功,学有困难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由此,有的教师提出这样一种担心:比方说我的班级中原来是30%的学生吃不了,10%的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60%)刚刚好;现在吃不了的学生大为减少,比如说只有不到5%,其余大多数学生(超过95%)都能获得成功,但这时班上吃不饱的学生就可能达到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学生感觉太容易,吃不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减轻负担,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但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容易简单或无原则地删减。因为,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学习必须具有适度的难度和挑战性,以防止\'全面的肤浅性\'或普遍的\'学术平庸化\'。从各科课程标准来看,虽然有些学科是否删减或降低得太多仍存在争议,但多数学科的标准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当的,从内容上看,有减也有增,有新也有旧,更新力度适当,并没有走极端。 
   其次,由于新课程强调让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如,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语文特长生要求他们背诵更多的唐诗。 
   布置作业时,提供一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的思考题、探究题或小型研究项目。 
   再如班级中某科比如说前5名或前10名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某科课程,获得测查通过后,可自由确定一学期中部分课时的安排(在自由课时中,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探究教室或参加体育活动等)。有些学校开展了分层教学实验,如把英语分为五级,按级分班上课,无论学生是哪一年级的,根据分层考试成绩分级上课。比如,你虽然是四年级学生,如果你有英语特长却可能在上五级班,或者英语成绩不好仍在三级班上课。 
   另外,各科新教材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写必学内容外,还编写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的内容,以利于因材施教。化学新教材就编入了拓展性课题,如最轻的气体、物质的分类等,供部分学生选学,以发展个性特长。 
   建议14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能够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由于评价对教育教学在现实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即所谓\'指挥棒\'),因此,要想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不以纸笔测验中的学生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指标,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纸笔测验进行改革,尤其是高考要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2001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中,语文试题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目首次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命题并作答的设计。这一试题设计思路与目前新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鉴赏的能力这一改革精神非常符合。在这份试卷中,出题者设计了一道题目,要求是\'阅读下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题并作答。\'所附文本是一篇有6个自然段的短文\'人间长虹——赵州桥\'。学生阅读短文后,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一文本的独特理解,自主选择和设计自己认为最值得探讨的4个问题进行提问并回答。阅卷人在评分时,根据学生提问的水平及回答的质量赋分。这样的试题设计,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理解,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和余地,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和研读。 
   无论是试题设计的改革、评分标准的改革、评价指标的改革,还是评价模式的整体改革,最终都要依赖评价者素质的提高与观念的转变。如新的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体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就某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如果其观点、视角或思路与评价者不一致,会出现什么情况。如北京市去年某语文统考中的作文是以\'我真为她着急......\'为题写一篇短文。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我真为某同学着急,她如何迷上打游戏而影响了学习;或者我真为妈妈着急,她下岗了,我们怎么鼓励她,她仍旧很消沉;等等。总之,写的这个\'她\'都是某个人。有一位学生,一开始就写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等等,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真是喜报频传,令人激动。然后又写一件件喜事渐渐冷却之后,作者却发现北京的沙尘暴一次比一次厉害,北京交通的拥堵一天比一天严重,今年冬季的一场大雪使多少上班族半夜才回到家中。另外,市民乱穿马路的情形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北京的许多街道还是很脏。尽管报纸和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讨论,但似乎仍没有引起每一个市民,包括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个小市民的关注。作者心中很是焦急,这样下去,北京如何办出奥运历史上最好的一次奥运会,首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北京又如何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呢?作者最后说,\'唉,我真为她着急!\'这位作者把作文题目中的\'她\'投射到祖国首都北京身上,思路独特,立意也很高,加之文笔清晰流畅,按照新的理念,本可以得一个高分。可是,阅卷人只给了这位学生很低的分数,还有旁批写着\'跑题\'。我们甚至担心这位阅卷人是否看完了这位学生的全文,是否看到文本点题的那句点睛之笔。现在许多教师告诫学生:考试写作文时还是要根据一定的套路规规矩矩地写,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句子通顺是最重要的。你想玩独特,写个性,出风格,倒是挺酷的,可是这是在冒险,也许能得个最高分,但弄不好同样一篇文章也会变成最低分,还是保险些好。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与主观题(尤其是强调学生个性时)对评卷人的个性依赖太强很有关系。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与评价之间的固有的矛盾给改革带来的难题。现在看来,问题的解决还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建议15 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提得比较高,实施者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再没有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而持久的支持,许多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 
   比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强调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户外野外去探究真实情境中的种学问题。比如,我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一个声音探究活动。把学生带到公园里、树木中、湖水边或山岭上,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听到一种声音就举一个手指头,又听到一种声音,就再多举一个手指头。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的小朋友说听到了水流动的声,有的说听到了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小鸟的歌唱,有的说听到草丛中有小虫子在爬,有的说听到耳边有小飞虫在嗡嗡飞...... 像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目前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条件的欠缺,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或人力来支撑起一次安全的校外活动。有时,这就需要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关系的找关系,一起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好务。另外,也要向家长宣传课程新理念,希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与学校课程改革配合好。而且,如果家长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像上面这样的活动,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出游时,完全可以与孩子一起开展,甚至还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思想自行设计其他的游戏,与孩子一起在玩乐中探究,在游戏中学习,而不是仅仅陪孩子一起出去玩一趟完事。再如,这次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像社区图书馆、文化科技场馆、各种展览馆等社区资源(包括其设施及专业工作人员),都应与学校资源一起,发挥取长补短的互补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大大拓展。 
   建议16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坚实的\'第一步\' 
   第一,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第二,中国之大,地区差异与发展极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任何一项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改革)都是在目前我国现行体制大背景下开展的,不可能不受到相关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限制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到底能走多远?要真正实现改革目标需要走多久?在目前五到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到底能够在其中哪些方面真正有所进展和突破?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有些教师会感觉新鲜兴奋,跃跃欲试,还有些教师则感觉盼望已久,自己也早已在有些方面开始尝试和实践,也有些教师可能会感觉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也会有教师感觉挑战太大,压力沉重。 
   面对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各地各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争取条件,跟上改革潮流。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学校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稳妥的措施和步骤。如果条件不允许,难以一步到位,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发展策略。总之,根据实际情况,能紧跟的就紧跟,不能紧跟的,一时跟不上的,确有困难的,可以分别制订远期和近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例如,这次新教材物理、化学、生物等科都增加了不少探究活动,应该说探究活动还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支持的。比如,充足的时间和材料、小班额教学、实验室配备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存在班级规模太大,实验材料不够,专用实验室不到位等问题。如仅从班额角度看,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我国小学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上的占35%,初中45人以上的班级占79%,高中55人以上的班级占43%。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班额在80到100人以上的班级比预期的要多。 
   但是,即使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教师无法实现人人动手探究,也不要轻易放弃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考虑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学生观察、评论、\'场外指导\'或出主意,下次上课再换另一组学生上台。如果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20次,有的学校专用实验室数量少,各班学生轮用次数有限,教材中的相关探究难以全部开展,那么,能开展几次就尽可能开展几次。万事开头难,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前走,先迈出这积极而又稳妥的\'第一步\'。 
   对于各种探究活动,新教材中大多尽可能设计得便于开展,各校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制教具,或有选择地使用一些替代性的简易材料。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详见《走向新课程》一书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究式学习》一文),常常也会受班额太大的限制。建议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们开展探究式预习,即在预习中自由组成小组,自主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题目,先自行展开研讨,如:(1)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2)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说说理由。(3)有什么疑问?说说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4)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为什么?(5)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当然,这启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发的,而且每个人受到的启示可能不同。)(6)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7)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推敲、体味重要词句)(8)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9)这部作品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你认为它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10)对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1)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有什么不同写法)(12)分享了同学的观点和材料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 
   这样,当学生先自行自主探究一段时间后,再到课堂上开展集体探究和交流,会使探究更加充分深入,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深度,探究效果会更好。 
   总之,无论每个人迈出的这第一步是大是小,都要追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实实在在,让这第一步走得坚实稳妥。而不要假大空,不要追求\'政绩\'和各种花头而把精力放在做表面文章上。\'课程改革,第一步,走好!\' 
   建议17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从人教版新教材中可以明显看出众多重要改革与巨大创新之处,同时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新教府重视吸取以往教材编制的经验与教训、采取稳妥步骤、避免走弯路和走冤枉路的优良传统,这充分展示出人教社对实验区学生的未来负责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地理新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编写,七年级上册主要的教学内容与现行初中地理第一册基本相同,是对现行地理教材的继承;主要创新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的教材结构。 
   再如,语文新教材在加强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同时,不忘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辩证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新教材中,一方面,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但另一方面,也不完全抛弃语文知识的学习,市是在练习中随文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另外,每课都有\'读一读,写一写\',以便加强字词方面的基本训练。 
   另外,新教材在加强选文时代性的同时,不忘选文的经典性,多数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名作,有利于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强调打牢基础的呼声是有充分道理的,古老的遗训是深刻的:\'地基打不牢,再高的大厦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古文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现在有些地区的初中学校反映,小学毕业生在拼音、字词句方面的基本功有滑坡迹象,错字、别字连篇,语句不通。 
   最基本的训练和基础是个前提,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艰苦训练,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都\'尚未成功、仍须努力\',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素质教育的理想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创新,绝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如此。当前,作为以一定的滞后性为特征的教育实践一定要主动强化自己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但创新必须与继承辩证统一起来,\'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 
  当然,对于什么是基础,哪些算是最基本的训练,对于教材建设哪些方面应该继承,哪些方面应该改进与创新,看法并不一致,研究仍有待深化。从新教材来看,一方面可以看出其严格依照新的各科课程标准来进行了创新,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新教材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方面所作的努力。 
   教师在这些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积极但又稳妥地走向新课程,以防止理念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实践中的摇摆。 
   建议18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另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耐心等到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惟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能是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的事物所代替。的确,我们正处于一个川流不息、变化不止、日新月异的社会。希求一劳永逸,一次到位,或者固守城池,惧怕变革,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期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有个人论文的学术研究者不符合实际。但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否则别无他途。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新课程、新教材仍处于实验阶段,因此,必定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教师在实验中要敢于对新课程、新教材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为新课程、新教材的不断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资料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学科分类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道德法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12999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