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教数学]生活中的推理
2005-09-23 14:54:15
摘自:《伴你教数学》
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 毕 波
--------------------------------------------------------------------------------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 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 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讲述。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来咱们班做客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2. (电脑)演示。
(1)小伙伴们,你们好!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真是太棒了!根据自己的爱好,我们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
(2)演示:
(3)提问:同学们,你能猜出我们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评析以学生熟知的人物笑笑、淘气作为情境的主角,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小伙伴真的来到了他们中间。拉近了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求知
1.交流。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2.反馈。
(1)师: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愿意跟大家交流吗?
(2)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适时板书:淘气喜欢航模→航模小组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电脑小组
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足球小组
3.提问。
(1)你觉得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
(2)为什么?
4.共识。
“淘气喜欢航模”这句话最重要,因为通过它不仅直接知道了淘气是航模小组的,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其他两个人是什么小组的。
5.激趣:除了用阅读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6.画表格:
足球 航模 电脑
淘气
笑笑
小明
(1)观察:横着的三行表示什么?竖着的三列呢?它是怎样记录信息的呢?
(2)交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足球 航模 电脑
淘气 × √ ×
笑笑 × × √
小明 √ × ×
注意:思路的不同,既可以横向思考,也可以纵向思考。
7.评价:用画表的方法思考问题有什么好处?
8.概述:像刚才这样,我们从一句或者几句话中,得出了另外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推理。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推理
9. 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推理?
10. 整理。
推理时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话,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下面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阅读、画表格都是推理常用的好方法。
(评析教师不是忙于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信学生的能力。不管是对文字的阅读理解,还是通过画表分析,教师都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顺序去思考问题。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抓住学习契机,启发学生对推理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大胆改进教材,书中的表格只根据条件进行一次判断,画一次“√,×”而教师引导学生对条件作出多次、多向的判断,把表格画满“√,×”,这样,更加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为解决后面一系列问题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11. 独立尝试:第86页第2题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理出这三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1)学生独立尝试。
(2)全班交流、修改、评价。(教师操作电脑进行对应演示)
(三)运用内化
1. 第87页练一练1。
(1)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还带来了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正在操场上做游戏呢!你们想认识谁呢?
(2)讲述条件。
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依教材中的图你能猜出她们的名字吗?
(3)独立尝试。
(4)分组交流。
(5)全班反馈。
请2~3组推选的发言人完整地说出推理过程,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修改和补充。(教师操作电脑,移动名字卡片到正确位置。)
2. 第87页数学游戏。
认识了女同学,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男同学。请你根据他们所占的位置,推理出他们各自的名字。
3. 第87页练一练2。
(1)创设情境。
小玲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她为什么现在才来呢?原来,为了和同学们交朋友,她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都拿来了。你能把这些玩具都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吗?
(2)独立操作。
拿出操作图片,把玩具放入正确的柜格中。
(3)交流反馈。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电脑演示。
注意:交流时,方位交代清楚是重点。
(4)养成教育。
小玲是个多么爱整洁的孩子呀,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应该向她学习。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有两大特色。第一,巧妙地创设情境,将所有练习和上面的例题串接起来。使整个教学在“认识朋友”的大情境中融为一体,要认识更多的朋友,就要通过自己的推理猜出他们的名字,学生始终处于这种情感的驱动中,使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也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了。第二,教师准确把握题目的难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再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全班的交流来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事实表明,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推理方法后,完全能适应这种活动,学习效果很好。)
(四)总结回顾
1.指导看书: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情感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遇到烦心的事可以向朋友倾诉。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祝愿同学们都能结识越来越多的真心朋友。
3.齐唱歌曲《找朋友》。
(评析总结回顾,既是对知识的回顾,也是情感体验的交流。这节课,教师把关注情感进行到底。一曲《找朋友》更是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学生都感到这节课上得很有趣,不仅学会了推理的方法,还理解了朋友的真正意义。)
〖教学反思〗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改进。第一,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这句话一般不仅能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还能帮助进行其他的判断。第二,完善了画表格打“√,×”的方法,课本只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作直接判断,这样表格中就出现了很多空格,为了更便于学生的观察,我要求学生不仅要作出直接判断,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判断,用“√,×”填满所有空格。这两点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教师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我在本课重点探究的另一个问题。通过观察,我发现书中所有的问题都与人有关,于是,创设了以笑笑、淘气为主角,通过交朋友依次引出其他人物和问题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过渡自然,配以多媒体的多元效果和教师的生动介绍,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课末的一曲《找朋友》更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案例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引导性以及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教师不是照本宣科地教学,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改进,引导学生从关系句中找突破口,对条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更为今后解决复杂的推理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浓浓的情感是本课的又一亮点,教师创造性地把所有学习的内容用认识朋友的情境连接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强烈的情感驱动中,并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动力。纵观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既关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点评人:史习蓉(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