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教数学]年、月、日的认识
2005-09-23 11:38:51
摘自:《伴你教数学》
天津市同望小学 张 萌
--------------------------------------------------------------------------------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
3.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材分析〗
1.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很多的经验,教学时不要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
3.年、月、日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发现已有的规律,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研究的机会,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天津市河西区一所寄宿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使用实验教材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与新课程同行的这段时间中,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十分浓厚。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设疑导入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
生:2003年9月16日。
师:现在的时间是8点30分34秒。
师:想一想,在这几个时间单位中,哪些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
生: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1: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
生2:不是每个月都是31天,还有的月是30天。
生3:2月份的天数也不是31天,是28天。
生4: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生5:我还知道有平年和闰年。
……
师:通过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一个月到底有多少天?
生2:什么叫平年?什么叫闰年?
生3: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
……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 通过观察,探究新知
1. 请你拿出2003年的年历,完成2003年的统计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天数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观察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是28天。
生2:我们组发现有7个月是31天,有4个月是30天,有1个月是28天。
生3:我们组发现只有七月和八月相邻的这两月天数一样。
师:七、八两个月都是31天,我们学生正好在放暑假,我们可以多休息两天,多玩两天了。
师:明年2004年,又会是怎样呢?
先让学生根据2004年的年历填写统计表,再小组讨论。
生:31天和30天的月份,这两年是一样的。只有2月份是不一样的,2004年是29天。
师:我们给天数是31天的月份起个名字吧,叫大月。30天的呢?
生:叫小月。
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这么特殊,天数不一样呢?
让我们听听科学家的解释吧!
课件演示并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地球从A点开始,到B点是365天,从B到A又运行了5小时48分46秒,一年实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叫做平年。平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大约24小时,也就少算了大约1天,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了二月也就出现了闰年,所以以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
师:怎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让我们继续研究吧。
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十年中2月份的月历,填写统计表。二月份统计表
年份 是平年还是闰年
1997年 年
1998年 年
1999年 年
2000年 年
2001年 年
2002年 年
2003年 年
2004年 年
2005年 年
2006年 年
师:你能发现什么?
生1:每隔3年平年就有一个闰年。
生2:也就是每4年有一个闰年。
生3:我发现是4的倍数的这一年,就是闰年。
师:2008年我国将在首都北京举办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你们知道是什么盛会吗?
生:第29届奥运会。
师: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生:2008能除开4,没有余数,所以2008年是4的倍数,是闰年。
继续演示电脑课件并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算做大约365天6时,实际上不到6时,这样长年累月下去,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遇到整百年时,规定400的倍数为闰年。
师:2000年是什么年?
生:2000÷400=5,2000年是闰年。
师:1800年呢?
生:1800÷400=4……200,所以1800年是平年。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这么多的知识,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
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想出了一种拳头记忆的方法,你们会吗?电脑演示并讲解,让学生伸出左拳一起来数。
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让学生互相数一数,进行交流。)
师:除了用拳头帮助我们记忆外,还有一个好记的口诀,一起来看看吧!
电脑出示口诀并讲解,学生可以和电脑一起读一读。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七月前单月大,八月后双月大。
师:你能很快的把它记下来吗?(生生互动练习说)
师:老师是三月份生的,老师出生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生:是大月。
师:谁愿意告诉我们你的生日是几月份的?我们大家来说他出生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好吗?
全班互动游戏。
师:五一劳动节是在大月还是小月?(大月)
六一儿童节呢?(小月)
十一国庆节呢?(大月)
师: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大家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
咱们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呢?(男生多)
那么就让男生做大月,女生做小月吧。
我说的月份是大月男生站起来,我说的月份是小月女生站起来。
看谁的反应最快?(学生愉快地做游戏,很兴奋)
(四)借助网络教学,进行及时反馈
师: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得好不好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练习,可及时进行反馈。)
1. 判断。
(1) 2004年3月有31天。()
(2) 二月只有28天。()
(3) 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 今天是5月31日,明天是五一劳动节。()
(5) 凡单数的月都是大月。()
2.发散提高。
(1) 1992年2月13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一年,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小组讨论。
(2) 监控提问。
爷爷的生日是()月()日。
爷爷这一年是()岁。
爷爷过第十七个生日时,他是()岁。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好,表现得也很出色,10年以后当你回忆今天这节课的情境时,2003年9月16日这一天已经永远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将来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反思〗
使用实验教材这几年,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新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现实为学习背景,以“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为基本的叙述模式,把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儿童。“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1. 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一个生活情境中引发出来,从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提问入手,使学生感到由于实际需要而学习数学。
2.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
3.利用多媒体演示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宇宙间,让学生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对年、月、日怎样产生、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产生疑问。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编者点评〗
年、月、日是一节“老”课,也就是说无论是实验教材或旧教材,都有这一内容,而且其中有许多知识属于“告诉的、记忆的”。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的变化,即同样的知识内容,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不一样,那么他们的发展也会有着质的不同。本节课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中较好地完成了知识目标的学习,同样,学生获得的会远远大于单一的知识技能。同样,本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将是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多样而又丰富的学习机会,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多样的发展。
|